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19年,包括酒店、鄉村民宿在內的旅游住宿業都進入了轉型關鍵期。2020年,市場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成為業界的共識。剛剛結束的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完善星級飯店管理制度,這對旅游住宿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一年旅游住宿業的發展機遇在哪兒?
業績出現暫時回調
住宿業績效自2014年達到谷底后逐步回升,2019年受宏觀經濟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有所反復,但相信未來隨著供給增量的減緩和消費需求的上升,總體趨勢會逐步向好。從區域市場看,各地酒店市場冷熱不一,三亞已經從曾經的平均房價和平均出租率“雙高”榜單上退下來了,上海的平均房價開始位居榜首,而南京的平均出租率沖上首位。一些旅游城市,如麗江、黃山等的數據呈現出持續改善回落的趨勢。
在住宿業增量市場,由地產帶動的酒店投資力度在減弱,民眾投資民宿的動力在增強。文旅和園區等配套酒店項目有所增多,還有部分類似斯維登模式的新增量,但整體上新增酒店項目在減少,存量優化是未來主基調。隨著下沉市場成為熱點,市場紅利正在被發掘。一些酒店集團為此專門設立新品牌或對已有品牌進行改造,以更好適應市場需求。而尚美生活等創業伊始就主要專注于下沉市場的公司快速成長,OYO、你好酒店和輕住等一批輕連鎖模式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下沉市場正成為存量優化的主戰場。
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住宿業在從增量市場變成存量市場的過程中,品牌價值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并將加速市場份額的集中。繼經濟型酒店之后,中端酒店也快速跑馬圈地,華住、維也納、東呈等都有年增千家店,幾年后實現1萬家規模的計劃。僅靠自然增長難以快速實現目標,并購成為不二法寶,進入世界前十的錦江、首旅、華住毫不例外都采取了并購手段。當然,中國特色的“資產劃撥”整合模式一直以來都扮演著重要作用,去年金陵、如今軍隊以及各省市酒店資產的整合,未來不排除鐵路、煙草等系統酒店資產整合的可能。此外,輕連鎖模式也是加速市場集中的新主力軍,它們的主戰場是下沉市場中的存量市場,也是一個巨量市場。規模不會必然帶來質量的躍升,但規模為競爭力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已有3家本土酒店集團進入世界前十,因此規模上追趕不再是追求的目標,提升競爭力才是關鍵。在這個高質量發展的轉折點,不僅要借助于資本、土地和人力要素,更要借助于文化、技術、數據以及企業家精神等創新動力來推動行業發展。
文化自信促進品牌自強
文化因素對住宿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化,文化能有效提升住宿產品附加值和豐富消費者體驗,文化創意和IP是“有戲”等主題酒店、“松贊山居”等精品酒店的核心支撐。企業文化是住宿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礎,文化更決定著本土品牌的可持續性,其源動力來自于文化自信。當前中國已經具備培育世界知名品牌的土壤,有著龐大的消費群體,大型城市群和灣區正在崛起,“一帶一路”布局基本成型,出境游高速增長遠未結束,有待加強的就是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信促進品牌自信,進而促進品牌的自強和品牌成長。
做好品牌需要“四心”,即初心、匠心、信心和恒心,核心還是文化。住宿企業的初心是為客人提供美好的住宿體驗,其他各種功能都是衍生品。實現初心必須要用匠心,這需要崇尚服務的文化、質量至上的文化。還需要有信心,這既需要文化自信,也要品牌自強,還需要媒體更多正面看待本土品牌。一批企業正致力于打造中國文化特色的住宿品牌,如東呈酒店以東方文化作為品牌基石,書香酒店將書香文化融入各品牌,花間堂致力于做中國文化的推手,讓世界透過花間堂看到中國文化之美。最后還需要企業持之以恒堅守初心,但有信心才會有恒心。
數據價值開始凸顯
數字技術已開始賦能住宿企業提升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AI在住宿業的應用會更為普遍,特別是中低端酒店的應用程度會更高。數字技術將重建新的消費場景,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例如無人駕駛汽車可能變身移動智能酒店,酒店客房定制將成為現實。區塊鏈在住宿業的落地,將有可能重構整個住宿經濟體系。
現在“數據”也成為重要生產要素。提供大數據服務的機構Str被溢價收購,凸顯了住宿業數據的價值。目前官方和民間數據存在割裂的現象,亟需主管部門建立完善的住宿業統計體系。隨著云PMS的廣泛應用,主管部門可以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匯聚整合一個個“信息孤島”,建成全國住宿業的“數據大腦”。其實,攜程等OTA也好,寶庫在線等差旅平臺、旅游供應鏈平臺、眾籌平臺以及旅游攻略和旅游點評等互聯網社區平臺也好,究其本質是一個大數據平臺,做的是數據生意,它們依靠長期積累的數據壘起了高高的進入門檻。未來,數據收集和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數據的真實性以及AI應用中的倫理道德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面對OTA所遇到的傭金過高、數據篡改等問題,WindingTree、Trip.io等希望以區塊鏈技術來解決。華住、東呈的集采平臺以及智采平臺等供應鏈平臺下一步也可嘗試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在酒店用品的防偽、合同、發票以及物流追蹤等方面進行創新。
企業家精神促進創新
住宿業未來創新可以從聚焦核心、關注邊緣、拓展邊界和跨界融合以及新技術應用和制度創新等多個方向展開,這需要我們重視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作用。企業家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具有創新精神。國際上大型酒店集團和品牌創始人都是陪伴企業從小到大成長,無一例外具有企業家精神。目前國內住宿業也成長起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如開元、華住、東呈、格林、尚美等集團的創始人,未來需要更多這樣的企業家。當然,不僅是企業家,職業經理人也應該具有企業家精神,這樣企業才更加具有創新的動力。
在忙于創新的同時,還要關注那些相對穩定、較長時間不變、根本性的因素,一切創新要圍繞提升服務品質、降低成本、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更豐富的品類來開展。要在環保約束和安全生產前提下運營。從大理洱海周邊民宿被拆到城市垃圾分類運動實施的酒店一次性用品新規,再到“無廢城市”創建中提出的“無廢酒店”,綠色環保已成酒店和民宿發展的底線要求。
*本文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作者:楊宏浩,原標題:《旅游住宿業發展需要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