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年輕人想早早的出去感受這個世界,聽起來瀟灑又浪漫,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沒有時間、沒有錢。針對“沒有錢”這個痛點,旅行社、在線旅游網站等都紛紛推出了旅游分期產品。2003 年,杭州招商國旅就推出過出境游分期付款的服務,在那之后,中青旅的遨游網、凱撒旅游、攜程、途牛等都與銀行合作推出過旅游產品分期服務。而愛旅行最近與京東白條合作,讓用戶直接在線上打白條去旅行。
首付游也是個旅游分期產品,但它的整個業務邏輯也與旅行社、在線旅游網站的分期產品不太一樣,其內核更像是一個 P2P。
與大部分旅游分期產品不同,首付游僅以微信公眾賬號的形式運營,會定期發布首付出境游產品信息,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通過“點擊原文”進入相應的H5頁面進行購買支付。在創始人Richard看來,基于移動端的交易是大勢所趨,而信息即交易,他希望在信息流里完成交易閉環。為什么把產品搭建在微信端?微信是目前移動端最好的傳播載體,而旅游產品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和話題性,依靠微信傳播完全可以滿足首付游目前在流量端的需求。
而在產品邏輯上,首付游可以理解為一個類似于P2P的平臺。在借款端,是那些首付幾百塊出去旅游的用戶;在投資端,則采用“預存資金送旅游產品”的方式獲得資金,后期還可能增加理財產品。
來看看首付游的旅游產品端。
首付游平臺上所有的的旅游產品都是出境游、自由行產品,首付游提供機票和酒店,用戶按12期分期付款,每期平均付款為幾百塊,對普通白領用戶甚至學生用戶來說都是比較容易承受的。不過,首付游沒有與旅行社或OTA合作,而是自己采購旅游產品。他們與行業里的批發商合作,以批發價購買產品(機票等),然后再將這些產品打包好做成一個自由行產品,以零售價銷售給用戶,這里面會有超過10%的利潤。所以說,首付游在旅游產品端賺取的其實是批發與零售之間的差價。
目前,首付游剛上了第一期日本行的產品,并暫時會以周為單位更新產品。不過,Richard有一個想法我覺得很有意思:首付游會在每天放出一個搶購產品,名額通常只有2到4個,以此來試探用戶的需求。具體的,沒有搶到的用戶會被拉到相應的微信群里(比如,“我想去迪拜”這樣的群),然后根據用戶的數量和所表現出來的需求來定向開發產品,而這類產品也會定向發送到相應的微信群里讓大家購買。
對于那些已經成功購買的用戶,首付游也會通過微信群做一些社交化的運營,并通過群向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比如移動WiFi、部分景點的門票、旅游知識普及等。當然,首付游也很鼓勵用戶在出鏡之前就能先互相熟悉、成為朋友。
再來看看資金端。
與大部分旅行社和在線旅游網站借助外部資金的方式不同,首付游希望能在平臺上實現資金閉環。因此,他們在資金端又開發了一個產品,叫做“優先游”,即用戶預存一筆金額在平臺上,鎖定一年,便可獲得一個旅游產品。對于優先游用戶來說,這相當于定存利息的提前支取,而對于平臺來說,這便是首付游產品的資金來源。
具體操作上,平臺會先銷售首付游產品,平臺自行墊資,然后再通過銷售等額的優先游產品實現資金拆借。這個思路與做債權轉讓的P2P平臺很像,而首付游平臺便是“借款人(首付游用戶)——出借人——投資人(優先游用戶)”這個鏈條中的出借人角色。同時,平臺也會準備一定的資金儲備來保持借貸雙方的平衡,如果在資金端依然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他們也會考慮將債權轉讓給其他 P2P平臺。Richard說,優先游產品目前是一個實驗,如果用戶認可度不高的話,他們也可能將其改為具備一定收益的理財產品。
既然做的是金融產品,那么如何風控?
Richard說,之所以選擇出境游產品是因為它本來就有一定的門檻,而簽證又是一個天然的信息收集和過濾環節。以日本游為例,單次簽證要求用戶年收入需達到10萬,對這些用戶授信一個不到 5000塊的信貸產品基本可以認為是沒有風險的。而首付游平臺自己的風控措施則是去核對用戶所有的簽證信息,限定購買人必須是出境人,并確認用戶身份的真實性。
“目的地即人群”是Richard提出來的概念。“通過目的地的不同來區分人群,這些人群往往處于不同的社會階層,收入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 不過,首付游將目標用戶都限定在了80和90后當中,Richard認為,年輕人渴望出去看世界,也更容易接受分期這樣的消費方式,并且,他們往往有著良好的還款意愿。
所以,整個看下來,首付游這個產品賺取的是資金端和旅游產品端之間的利潤差,而平臺的主要成本構成是旅游產品購買+資金成本+違約率。Richard表示,平臺目前還不急于上量,而是希望通過不同類型產品的嘗試來不斷完善自己的風控模型,并跑通整個業務流程。
在筆者看來,首付游在垂直行業服務和用戶體驗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相比于一般P2P平臺來說,首付游做的其實是旅游這個垂直行業的消費信貸。所以,在資金之外,首付游還提供了與旅游相關的一系列服務,比如幫用戶打包好旅游產品、提供一定的旅游增值服務等。
相比于途牛等與銀行推出分期產品的在線旅游網站來說,首付游自己實現了資金閉環,并自己掌控所有服務環節,所以在體驗上會更好一些。比如,授信過程更快,用戶不需要在銀行開一張信用卡來還款,而是按月支付寶付款即可。
所以,在Richard看來,京東白條、花唄這些互聯網巨頭推出的消費信貸產品才是他們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一方面,首付游與他們一樣都是直接介入風控和授信環節的,其最有價值的部分都是用戶的信用數據;另一方面,大家都是在線上完成貸款及還款的全過程,體驗上相似。
不過,首付游表示只會專注于旅游信貸產品,并在后期進一步將購物、整容、婚紗照等與旅游可能發生關系的服務也一起打包到旅游產品端。而且,信用數據的積累和分析也是他們所看重的。
“年輕人的新旅行方式,首付就出發。”聽上去是不是還蠻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