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7月24日,商業信息服務平臺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在線度假旅游市場專題分析2019》(簡稱“《分析》”)顯示,2018年國內在線旅游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在線度假板塊比重有所提升。
《分析》顯示,受宏觀經濟及旅游業增速放緩影響,2018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增速出現5年來首次個位數增長,交易規模同比增長9.3%。隨著人們對旅游體驗的重視,在線旅游的三大細分市場結構有所變化,交通板塊市場份額縮小,住宿及度假板塊占比均有上升,其中,度假板塊的市場地位愈發重要。從2012年到2018年,在線度假旅游市場6年間復合增長率達到42.79%,超過在線旅游市場增速,顯示出度假板塊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增長潛力。
2012年-2018年在線度假旅游市場交易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圖片來源/易觀智庫《分析》截圖
易觀智庫指出,在線旅游市場增速的放緩同樣也影響了在線度假旅游市場的增速。2018年,中國在線度假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051.81億元人民幣,名義增幅11.0%,增速較去年有所放緩。
同時,2018年國內在線度假旅游市場內部結構也有所變化。從目的地來看,受國際形勢和宏觀經濟的影響,國內旅游增速高于出境游,但出境游仍然是最大細分市場,市場占比達54.3%。從旅游方式來看,由于出境游多為跟團游,且具有高客單價特征,而2018年,東南亞熱門旅游目的地接連發生安全事件,讓出境旅游需求外溢至歐洲等長線目的地,進而擴大了跟團游交易規模。從用戶消費方面來看,在線度假旅游用戶集中于一線及以上城市,客源市場區域化差距減小。
2016年-2018年國內在線度假旅游細分市場交易規模及結構。圖片來源/易觀智庫《分析》截圖
隨著用戶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及政府鼓勵推進境內度假旅游發展政策的支持,易觀智庫認為,中國在線度假旅游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向高品質發展的過渡初期。以黃山、西湖為代表的多個景區已經著力投入智能升級,進一步擴大景區的IP效益,為以景區IP為核心發展周邊“旅游+”業態奠定了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和移動支付的大范圍推廣,使旅游用戶的“邊走邊訂”需求和注重體驗的旅游消費偏好不斷加深。目的地旅游成為了在線廠商的布局要務。
與此同時,渠道商也開始加碼目的地營銷及消費,布局用戶出游行為閉環。《分析》指出,隨著互聯網用戶的社交習慣向短視頻平臺遷移,用戶處理碎片化信息的能力亦將隨之提升,而旅游作為融合目的地美食、玩樂、出行等多樣生活消費的領域更需要創意性內容。其中,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憑借用戶端自主生產的創新內容引爆國內多座城市營銷;攜程、途牛、飛豬、馬蜂窩等企業也先后上線旅拍、直播、短視頻等多維目的地內容營銷,加重用戶行前決策布局力度。
*本文來源:新京報,作者:王真真,原標題:《在線度假市場規模6年間持續攀升,國內游增速高于出境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