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日前陷入破產風波的5A級景區龍潭大峽谷引發業界關注。經過后續調查后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龍潭大峽谷目前雖然正常營業,但依靠活動噱頭賺取門票收入的運營模式并未改變。眾所周知,國內景區對門票依賴程度較高,自今年3月,國務院提出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后,部分5A級景區已經開始下調門票價格。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內部分景區門票價格高,地方政府甚至參與分成。但伴隨國有重點景區門票降價落地,非國有5A級景區門票價格也會產生變動,屆時整個旅游市場將迎來重要變革。
票價“松動”
近日,龍潭大峽谷景區對外宣傳,“將于6月23日-24日舉辦全省聯動大型清涼狂歡宴活動,屆時將有豐盛的長桌宴席請游客免費吃喝”。在經歷破產后的龍潭大峽谷“闊綽”投錢做營銷活動,不禁讓人對該景區的運營現狀擔憂。
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龍潭大峽谷景區工作人員后發現,此次活動的實際參與方式與官方宣傳內容大相徑庭。首先,該活動并非完全免費,散客入園除需要支付85元門票外,需要另外支付10元的餐費才可以用餐。團隊游客雖然可以免費參加長桌宴,但跟團費用為168元,高出景區門票價格近一倍。其次,所謂的“大型狂歡宴”,實際上只是每人一碗雜燴菜外加兩個饅頭。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國家5A級景區的龍潭大峽谷,利用花式活動噱頭吸引游客的做法,除有損景區美譽度和游客消費權益外,再度反映出景區運營模式對門票的依賴。
長期以來,國內一些地方景區靠門票收入生存,但從5月開始,多地知名景區紛紛調低票價或者計劃下調門票價格,下調價格的景區還不只是涉及國家級景區,也涉及一些非國家級景區。就6月而言,已有多個國有景區實行門票降價。6月1日,包括黃鶴樓、利川市騰龍洞、龍船水鄉、通山縣九宮山在內的湖北省首批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下調,降價最高達30元;6月20日,青島嶗山5A級風景區宣布將于7月16日起實行“一票制”價格改革方案,旺季價格直降65元;此外,山東省“孔廟、孔府、孔林”即“三孔”景區門票價格均下調10元。
政策推行
眾所周知,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將推進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5月底,國家發改委還在網站上宣布圍繞完善價格形成機制、規范價格秩序、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等開設“我為建立完善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機制建言獻策”專欄。同時,業內有消息指出,關于重點國有景區下調門票價格的意見或將于本月出臺。可見,國家對于門票降價的工作處于持續且高效的推進狀態中,這意味著國內景區價格很快將迎來重要變革。
據了解,多年來盡管國家發改委三令五申發布 “限價令”,但部分國有景區門票不斷升高,其根在于景區的權益地方化、部門化和由此導致的市場無序化。
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旅游行業資深專家王興斌指出,景區門票過高還有其他一些摧發性因素,如某些景區非理性過度開發引起收支失衡;熱度不減的申遺、評級升檔需要一筆不菲的非必須投入,景區之間互相攀比門票就高不就低;對散客收取高門票,在高票價下以高折扣優惠旅行社,或將高回扣返還給導游司機;高門票催生了一批代理門票的OTA銷售商,雖然降低了網上購票的價格,但增加了提成分利的環節;景區內的索道和觀光車的壟斷性經營,成為暴利項目;物價上漲、員工工薪上升、景區經營成本趨高;景區經營項目單一,缺少綜合性服務與多種經營收入,過分依賴門票等等。
從國家層面提出“門票降價”,可以普惠消費者,推動以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等為主的國有景區回歸公益屬性。同時有益于改善當前眾多旅游景區對于門票經濟的依賴,刺激景區經營方多角度探索景區收益來源。
景區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下降后,隨著游客向國有景區流動和聚攏,也必然會倒逼非國有景區降低門票價格,在市場變革過程中,國內景區通過自我升級與建設,規避門票經濟帶來的風險,成為行業討論和思考的熱點。
有研究表明,旅游產業鏈效益約為門票價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購物及間接創造的社會財富。過高的門票不利于拉動內需,旅游景區的消費也不僅僅只有門票一個途徑。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降票價是景區自我加壓、轉型的舉措,有利于推動旅游業從單一的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由景區景點游向目的地游轉型。當前景區應該依托區位資源,打造休閑度假產業,使得收入多元化。
王興斌指出,重點完善從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交通、信息、住食購娛和環衛安全設施與服務,才是事半功倍建設旅游目的地的正道。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關子辰、武媛媛,原標題:《地方景區欲破門票依賴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