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旅游住宿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民宿作為一種新型的非標住宿業態被許多消費者熱捧。火熱的市場需求,吸引了一批批有理想有情懷的人“投身”民宿。然而,隨著民宿行業的高速發展,“市場過熱”“投資不理性”“競爭已成紅海”等說法不絕于耳,2018年民宿市場狀況如何?民宿主靠什么打開市場新局面?
紅利期真的過了嗎?
“民宿規模高速成長在整個途家平臺上是可以看到。”途家網CPO首席產品官羅濤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相較于2016年,2017年途家網上民宿交易規模增長率為180%。2018年第一季度與2017年第一季度相比呈現176%的飛速增長。同時,每天有接近1000家商戶加入途家。從民宿經營者的身份看,有90%以上都是個體經營者。
然而,一派向好景象的另一面是不少民宿品牌入住率出現了增長放緩甚至下降趨勢,一些民宿存在著空置現象,部分地區的民宿已有了供過于求的態勢。因此,有部分業者認為民宿發展的紅利期已經過去。
對此,羅濤并不認同,“做民宿是做生意的過程,并不是入住率越高收益就越高,這跟產品本身定價有很大關系。實際上,民宿只需要做到50%出租率就能夠超過該房屋長租的收益。”
在借宿民宿集群總監藍云看來,不是這個行業退出紅利期,而是民宿產品正在經歷更新迭代的過程。
西坡山鄉度假酒店在莫干山有27間客房,7年下來入住率在70%以上,但就盈利狀況來說,并未達到西坡山鄉度假酒店創始人錢繼良滿意的狀態,他說,他們計劃把客房和公共區域的比例設計得更好,來增加盈利空間。“這個行業在不斷地迭代,如果你不學習,早晚有一天會被淘汰。”
豬欄酒吧鄉村客棧跟松贊客棧的入住率差不多,都不到50%,但這并不等于經營者沒有賺到錢。“一方面豬欄酒吧的房價比較高,而且不分淡旺季。另一方面我們雇傭的基本上是本地勞動力,運營成本比較低,盈利并非難事。”在豬欄酒吧鄉村客棧創始人寒玉看來,一個好的民宿就是一個目的地。豬欄酒吧的特色之一是餐飲,讓很多客人慕名而來,很多客人是因為豬欄酒吧來黃山度假。“堅持自己的個性,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被淘汰。”
寒舍北京旅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項目開發部(國內)總經理勾辰認為,從大范圍來講非標住宿領域目前仍得到B端資本的青睞。但投資單體民宿的風險比較大,主要是包括運營等各方面的價格都在‘水漲船高’,導致在鄉村把單體民宿當成目的地來打造的成本進一步高漲。但如果投資人致力于做連鎖品牌,并因得到資本青睞進一步擴大營業規模,那么現在依然是紅利期,甚至可以說是正當其時。
出身眾籌平臺的“開始吧”市場公關負責人從C端用戶的角度分析認為,目前市場對于民宿投資的熱度仍未減退,“首先,投資人非常剛性的要求就是——投多少錢能夠有多少錢收益。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投資紅利還在于情感化的收獲。也就是說,在資產配置當中有這樣一個資產包對C端用戶意味著全新生活方式的信息入口,這個信息包括社交、新型體驗、全新理念和審美逸趣上的感受,這也是一種投資。比如,用戶投資了豬欄酒吧鄉村客棧,除了剛性的收益回報外,他們認為和寒玉這樣在藝術文化方面有很獨特見解的民宿主合作,在感情、審美上都會因碰撞而有非常高的回報。所以我們要梳理什么是投資紅利,不能簡單看成是金錢方面的回報,很多人是為了進入一個新領域,得到其他外延的紅利才進行民宿投資的。”眾籌風險誰來把控?
隨著共享經濟的愈發火熱,眾籌民宿成為一種風尚。眾籌平臺和眾籌項目也正由少變多,并經歷著一次市場洗牌的過程。一些項目由于風險控制不利,開業沒兩天就宣布關張,造成投資人投訴無門的消息陸續被爆出,也讓民宿眾籌遭遇信任危機。
對此,勾辰認為,一方面眾籌平臺需要加強項目審核和風險控制;另一方面,項目發起人在對“共建人”許下現金或權益回報時,一定要經過測算,確認項目的盈利能力能否承擔起這一項支出。不要為了能夠快速并盡可能多地籌集到資金,將“共建人”的權益、紅利許諾得很高,最后又無法兌現。
“關鍵在于上線的項目是否經歷了市場的檢驗,項目發起人能否對項目的盈利模式以及品牌的優劣勢了然于胸。唯有這樣面對‘共建人’的時候,才能有我們一起‘共創未來’的底氣。”錢繼良說。
離“宜蘭山居”在眾籌平臺發起眾籌已經有一年的時間。樸宿文旅聯合創始人劉喆告訴記者,他們每個月都會給“共建人”看項目的月度報表。“我們還在微信上設立了一個‘共建人’群,大家可以隨時交流,除了每個月發送項目的入住率報告外,還會將專門為投資人策劃的活動信息以及小禮物發到群里。如果遇到分紅期趕上‘節假日’的情況,還會提前一天發放紅息。”
“開始吧”市場公關負責人表示,眾籌屬于金融范疇,項目同樣有好壞之分,只要是投資行為,就會存在著風險。“從風險控制標準上說,‘開始吧’設置的門檻并不低,我們會對發起者的資產包做一系列標準化評估。當然,風控也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迭代。比如,民宿在眾籌的助推下很多品牌都發展成了連鎖,未來我們可能會就單體項目和連鎖項目設置不同的標準和不同平臺。”
集群能否突破重圍?
對2018年的民宿行業來說,抱團取暖已成為新趨勢。“飛鳥集”“千里走單騎”“西坡”“大樂之野”“墟里”這樣自帶流量的網紅民宿品牌擁有大量的粉絲。如果它們選在同一個地方開民宿會有什么樣的效應?2017年11月19日,由借宿牽頭打造的第一個宿集項目、位于寧夏中衛市沙坡頭景區南岸半島的黃河·宿集公區在眾籌平臺“開始吧”上線,認籌超過7700萬元。據了解,在黃河·宿集公區內不僅有網紅民宿,還加入了先鋒書店、借宿好物文創店、雜貨鋪、美術館、地方特色餐廳、居酒屋等10-15家配套體驗空間,并包括了如沙漠晚餐、黃河漂流、戈壁探險等充分利用當地及周邊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以用戶體驗為主要考量方向來設計的特色旅游項目。據了解,該項目將在今年9月開業。
“宿集是由‘開始吧’旗下非標住宿領域綜合服務商——借宿打造的民宿集群,以精品民宿為先鋒業態,配套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創、文旅品牌,是契合消費升級需求,迎合高端消費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體驗的旅行目的地。”“開始吧”市場公關負責人說。
據藍云介紹,宿集的打造有幾個標準:一是每棟建筑必須融于當地,是富含在地文化的藝術建筑;二是每間客房都有客人的聚焦點;三是每家民宿提供的是帶有民宿主個性特色的服務;四是每個宿集都是一個高端旅游目的地。
談到做宿集的初衷,藍云坦言,“單體民宿無法快速拓展”與“地方政府需要引進優質民宿”是雙向的難題。而宿集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一方面借宿幫助民宿主人選址,疏通關系,將項目快速落地;另一方面借宿讓當地同時落戶多家優質民宿及周邊品牌,拉動流量和關注度。不僅如此,借宿還通過眾籌,為落地于集群內的民宿及體驗空間募集資金、搭建社群;通過借宿旗下的電商平臺為民宿提供高品質布草、家居用品、家具的采購渠道;通過借宿的會員體系,為宿集導流精準的消費者等。
也因此,整體規劃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藍云告訴記者,建筑規劃不能“一家獨大”,而是從每一個品牌特色和經營的角度出發做好區域劃分和設計。其內部軟裝設計則是由各家負責,客人只要走進去,就能感受到各家的個性,總設計師也會跟每一個品牌負責人進行深入溝通后再動手做設計規劃。
眾多網紅民宿聚集一地,會出現新的競爭嗎?
錢繼良認為,品牌間的競爭一定是存在的,所以在宿集里的每一家民宿要做的就是保持差異化。大家集中在一起,挖掘同一區域的本土文化,拼的就是自己獨到的審美和風格是否被市場認可。“今年9月第一個宿集就要接受市場的考驗了,我們拭目以待。”
在寒玉看來,雖然宿集的各品牌可能存在著競爭,但良性的競爭會讓來的客人得到更多實惠和更好體驗。“優質的資源累加在一起一定會得到1+1≥2的效果,人氣也會增加。關鍵是要抱著平常心,不急不躁,把經營民宿所需要的各方面做好,并有‘一技之長’。”寒玉說。
2018的“賽程”已將近過半,誰會在下半程的沖刺階段突圍,市場將給出答案。
*本文來源:中國旅游報,作者:王瑋,原標題:《競爭加劇 民宿發展如何實現突圍》。